科研处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 正文>

人工智能学院举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究”学术报告会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9-05-10 阅读:

  

 

中南在线5月9日消息记者 鲁信 通讯员 李箐 大通社见习记者 李志伟 报道)5月8日上午,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北京理工大学黄河燕教授主讲。报告会旨在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人工智能领域,拓展专业视野,促进专业知识的提升校纪委书记林娟、人工智能学院领导、教师及学生代表200余人参会
此次的讲座嘉宾黄河燕教授是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组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课题、“863计划”项目等20多项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奖一等奖等8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当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报告伊始,武昌理工学院纪委书记林娟教授宣读学院更名决定,“信息工程学院”正式更名为“人工智能学院”之后林娟书记给黄河燕教授颁发了武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证书。
报告会上,黄河燕教授基于大数据的语言智能处理概括为海量知识图谱及构建,文本信息抽取与挖掘,基于大数据的机器翻译及基于大数据的社会计算四个方面。黄教授还简单的解释了“机器翻译”的含义,并描述了大数据对机器翻译的影响。在讲解“信息抽取是从非结构化的文本中抽取出特定的事实信息,并以结构化的形式直接存入数据库”后,她列举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抽取的演变过程,如限定类别抽取过渡到开放类别抽取,本地信息抽取到Web信息抽取,本体表示到知识图谱等。黄教授还分析了知识图谱的关键技术,即从知识获取到知识融合再到知识计算。
黄河燕教授表示,2020年,人才缺口达750万,2025年将达到950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招聘人数猛增6倍以上。目前,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流动性大,在职周期短(大数据开发、NLP等人才平均在职时间不超过两年),且半数以上集中于IT互联网及电子通信业。
人工智能的核心不是别的,就是人才,这也表明武昌理工学院做出将信息工程学院更名为人工智能学院个正确决定。黄教授说,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掌握语言便掌握主动权。她还阐述了人脑思维与计算机思维的差异,道出人工智能未来的研究价值。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出问题,黄教授同时也热情的进行解答。最后,人工智能学院绍炎院长代表学院对黄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报考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为人工智能学院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和荣耀。
听了报告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该校计科1703班陈阳同学表示:“黄河燕教授的讲座让我们收获良多,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一定会勇攀高峰,争创佳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35所高校新设置人工智能专业,新增101所高校设置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增96所高校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有50所高校把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纳入“双一流”培养方案,30余所高校自主成立人工智能学院,20余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
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设有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8个本科专业及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2个专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3400多人。学院拥有独立的教学实验大楼,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实现了无线WIFI全覆盖。建有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金属3D打印、VR技术、数控技术等48个实验实训场所,建立了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智能机器人、3D打印、移动互联终端(手机等)开发、华为ICT、Oracle工程实践、蓝桥软件和信息专业人才联合培养等8个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30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别被列入2012年、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2015年成为湖北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单位;2016年成为华为集团、大唐电信、软通动力、中软国际等知名ICT企业的战略合作单位; 2017年,“智能科学与技术”获批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成为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智能机器人科研团队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称号;2018年,“软件工程”专业获批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网络构建与集成》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课程,《数据结构》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完)